安康市
安康 金川 安康市 安康建置沿革 安康行政區劃 安康地理環境 安康自然資源 安康人口民族 安康政治體制 安康經濟概況 安康社會事業 安康交通運輸 安康歷史文化 安康旅游 安康特產 安康城市榮譽
安康市(AnKang),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北依 秦嶺,南靠 巴山, 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 安康盆地)居中,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 ,下轄1區、9縣 。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 西安后花園"。安康市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2016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65.6萬人。 該地區為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有 羚牛、 朱鹮、 大熊貓、 云豹、 大鯢等珍稀動物。是陜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 茶葉、 蠶繭、 油桐、 生漆主產區。因境內土壤含 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 。隨著 西康高速、 西康鐵路(雙線)全線貫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時經濟圈。安康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十大節慶城市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 、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 、 全國綠化模范城...
詳情安康市(AnKang),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北依 秦嶺,南靠 巴山, 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 安康盆地)居中,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 ,下轄1區、9縣 。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 西安后花園"。
安康市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2016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65.6萬人。 該地區為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有 羚牛、 朱鹮、 大熊貓、 云豹、 大鯢等珍稀動物。是陜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 茶葉、 蠶繭、 油桐、 生漆主產區。因境內土壤含 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 。隨著 西康高速、 西康鐵路(雙線)全線貫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時經濟圈。
安康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十大節慶城市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 、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 、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中國精彩城市 、中國新聞傳播十強市 、陜西最美綠色園林城市、陜西省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
安康是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承擔著“一江清水供 北京”的光榮使命和政治責任。
安康市地圖 (4張) 安康市在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夏代,安康屬于梁州;商、周時期,為庸國的封地,稱為“上庸”;春秋戰國時期為秦、楚、巴反復爭奪之地。秦時,在此置漢中郡西城縣,郡治西城。漢沿襲秦制,除西城縣外,在此設長陽、長利、洵陽、钖縣4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將漢中郡治遷至南鄭縣;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魏攻占漢中,分郡之東(即今安康地區)為西城郡。曹魏、西晉時期設魏興郡,隸屬荊州,轄7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為安置巴山一帶流民,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得名“安康”,改安陽縣為安康縣。南北朝時期安康先屬南朝,后屬北朝,州、郡、縣改易升降錯雜。隋復設西城郡,屬梁州,轄6縣;唐設金州漢陰郡,屬山南西道,下屬縣與隋基本相同。
宋設金州安康郡,轄6縣;元降金州為散州,屬興元路,下轄洵陽、平利、石泉3個巡檢司和漢陰縣;
明代前期設金州,下設漢陰、平利、洵陽、白河、紫陽、石泉6縣,萬歷十一年(1583年),洪水淹沒州城,遂于城南趙臺山下筑新城,改金州為興安州,原改屬各縣復歸統轄。
安康市夜景 (25張) 清初仍設興安州,順治四年(1647年),州府遷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設興安府,下設安康、平利、洵陽、白河、紫陽、石泉6縣。
中華民國(1911~1949)初年,行政建置于地方實行省、道、縣三級。從1912年起,全國廢除府、州、廳的名稱,一律稱縣,縣隸屬于省。1913年復設漢陰縣,新設嵐皋縣、寧陜縣。1917年,因每省轄縣過多,又在省下分設若干道,此時安康地區各縣屬陜西省漢中道。1922年,分平利縣南部置鎮坪縣(治鐘寶)。1933年廢道,以省轄縣,10縣隸屬于陜西省。1935年為行政方便,陜西省又在原興安府范圍內設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署。專署駐安康縣城東大街,下轄10縣:安康、洵陽、白河、平利、漢陰、石泉、紫陽、嵐皋、鎮坪、寧陜縣。至此,安康地區的格局形成。
安康城區 (21張) 1934~1935年,旬陽縣東北之圣架河、竹筒一帶,曾是徐海東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開創的鄂豫陜革命游擊根據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旬陽東區,建立中共上關縣委、縣政府(治旬陽蜀河鎮),以縣境大棕溪、泥溝、羊山、洛河為一線為界,東部為解放區,西部仍為國民黨洵陽縣政府管轄。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蜀河、雙河一帶是國共兩黨武裝力量激烈爭奪的地區。1949年5月,洵陽縣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鄖西縣成立,7月13日,解放軍由湖北西進,再次解放旬陽東區,8月10日,中共領導的洵陽縣民主政府由鄖西縣移治蜀河。11月26日,人民解放軍第19軍57師解放洵陽縣城,縣民主政府隨之遷入縣城,旬陽全境獲得解放。
1946年8月27日,江漢軍區同王樹聲率領的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一縱隊在湖北省房縣上龕會師后,成立鄂西軍區和區黨委,以平利、鎮坪縣和湖北省竹溪、竹山及房縣一部分為第一軍分區、中共第一地委,下設中共白竹平中心縣委和縣民主政府,轄平利、鎮坪、白河、竹溪。
1949年5月,中共陜南區黨委在湖北鄖西縣城關鎮宣布組建鎮坪縣人民政府,配備干部17人,組成工作隊,5月17日誓師西進,7月抵平利縣秋坪區八角店,開展新解放區工作。
1949年5月12日,經中共中央中原局批準,中共安康地委、安康分區(今地區)專員公署在湖北省鄖西縣組建成立。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安康地區各縣也在1949年和1950年初陸續獲得解放。專署駐安康縣城關鎮東大街。
建國以后,安康分區專員公署隸屬陜西省,并在安康城關鎮設安康市,市隸屬專署領導。1954年4月撤銷安康市,改為城關區,回歸安康縣。1958年12月,撤銷嵐皋縣并入安康縣;撤銷漢陰、寧陜縣建置,并入石泉縣;1961年所并各縣恢復建制,各歸舊址。同期,鎮坪并入平利縣,亦于1961年恢復原建置。同期,盡管地區內部行政區劃有變,但總的轄區和面積未變。
1967~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安康地區各縣相繼成立縣革命委員會,安康專署成立安康地區革命委員會。1969年專署仍恢復安康地區行政公署,各縣亦在此時恢復縣人民政府。1983年7月31日,安康地區沿漢江各縣均遭特大洪水襲擊,安康縣老城區遭滅頂之災。洪災過后,國務院和省政府撥款重建安康,行署亦在安康新城黃土梁下建起新的辦公樓院,1988年行署由安康老城遷入現址。1988年9月14日,安康縣更名為安康市。至此,安康地區轄1市9縣。
2000年12月,撤地設市,設安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駐地安康市漢濱區。
截至2017年,安康市轄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陜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1區9縣。
漢濱區(4個街道辦事處、24個鎮)五里鎮、關廟鎮、瀛湖鎮、恒口鎮、縣河鎮、吉河鎮、張灘鎮、葉坪鎮、中原鎮、沈壩鎮、大河鎮、紫荊鎮、雙龍鎮、流水鎮、洪山鎮、早陽鎮、壩河鎮、石梯鎮、關家鎮、晏壩鎮、牛蹄鎮、茨溝鎮、譚壩鎮、大竹園鎮、建民辦事處、江北辦事處、老城辦事處、新城辦事處
漢陰縣(10個鎮)城關鎮、澗池鎮、蒲溪鎮、雙乳鎮、漩渦鎮、漢陽鎮、平梁鎮、雙河口鎮、鐵佛寺鎮、觀音河鎮
石泉縣(11個鎮)城關鎮 池河鎮 后柳鎮 喜河鎮 熨斗鎮 迎豐鎮 饒峰鎮 兩河鎮 中池鎮 云霧山鎮 曾溪鎮
寧陜縣(11個鎮)城關鎮、江口鎮、皇冠鎮、龍王鎮、金川鎮、新場鎮、梅子鎮、筒車灣鎮、廣貨街鎮、四畝地鎮、太山廟鎮
紫陽縣(17個鎮)城關鎮、蒿坪鎮、向陽鎮、高橋鎮、洞河鎮、紅椿鎮、雙橋鎮、雙安鎮、高灘鎮、毛壩鎮、東木鎮、煥古鎮、漢王鎮、瓦廟鎮、麻柳鎮、洄水鎮、界嶺鎮
嵐皋縣(12個鎮)城關鎮、官元鎮、石門鎮、藺河鎮、滔河鎮、佐龍鎮、四季鎮、民主鎮、堰門鎮、大道河鎮、南宮山鎮、孟石嶺鎮
平利縣(11個鎮)城關鎮、長安鎮、老縣鎮、八仙鎮、大貴鎮、洛河鎮、廣佛鎮、興隆鎮、三陽鎮、西河鎮、正陽鎮
鎮坪縣(7個鎮)曾家鎮、牛頭店鎮、城關鎮、上竹鎮、曙坪鎮、鐘寶鎮、華坪鎮
旬陽縣(21個鎮)城關鎮、呂河鎮、神河鎮、石門鎮、金寨鎮、白柳鎮、甘溪鎮、趙灣鎮、小河鎮、桐木鎮、仙河鎮、麻坪鎮、雙河鎮、構元鎮、關口鎮、蜀河鎮、紅軍鎮、棕溪鎮、段家河鎮、銅錢關鎮、仁河口鎮
白河縣(11個鎮)城關鎮、中廠鎮、構扒鎮、卡子鎮、茅坪鎮、宋家鎮、雙豐鎮、西營鎮、倉上鎮、冷水鎮、麻虎鎮
安康市 安康市地處祖國內陸腹地,陜西省東南部,居 川、 陜、 鄂、 渝交接部,位于東經108°00′58″~110°12′,北緯31°42′24″~33°50′34″之間,南依 巴山北坡,北靠 秦嶺主脊,東與 湖北省的 鄖縣、 鄖西縣接壤,東南與 湖北省的 竹溪縣、 竹山縣毗鄰,南接 重慶市的 巫溪縣,西南與 重慶市的 城口縣、 四川省的 萬源市相接,西與 漢中市的 鎮巴縣、 西鄉縣、 洋縣相連,西北與 漢中市的 佛坪縣、 西安市的 周至縣為鄰,北與 西安市的 戶縣、 長安區接壤,東北與 商洛市的 柞水縣、 鎮安縣毗連。
安康總面積23529平方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0.1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36.2公里。其中陸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總面積380094公頃,常用耕地面積191478公頃,林地1658496公頃,森林覆蓋率59.9%,荒山荒地91691公頃,水域面積39861公頃。
安康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屬于秦嶺地槽褶皺系南部和揚子準地臺北部漢南古陸的東北緣,分別由東西走向的秦嶺地槽褶皺帶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復合交接組成。具南北銜接,東西過渡的特 安康水電站 (4張) 點。安康以漢江為界,分為兩大地域,北為秦嶺地區,南為大巴山地區,以 漢水— 池河— 月河— 漢水為秦嶺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現南北高山夾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點。全市地貌可分為亞高山、中山、低山、寬谷盆地、巖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種類型。在本市土地面積中,大巴山約占60%,秦嶺約占40%;山地約占92.5%,丘陵約占5.7%,川道平壩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縣與湖北省交界的漢江右岸為最低(海拔170米),秦嶺東梁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嶺主脊橫亙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 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鳳凰山自西向東延伸于漢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間,形成“三山夾兩川”地勢輪廓,漢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嶺、大巴山主脊與漢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內的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境內最高點鎮坪牛頭店紅星村,海拔2912米,最低點白河縣漢江出境處右岸,海拔168.6米。
安康屬 亞熱帶大陸性 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其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干燥,秋涼濕潤并多連陰雨。多年平均氣溫15℃~17℃,1月平均氣溫3℃~4℃,極端最低氣溫-16.4℃(1991年12月28日寧陜);7月平均氣溫22℃~26℃,極端最高氣溫42.6℃(1962年7月14日白河縣)。最低月均氣溫3.5℃(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6.9℃(1967年8月)。全市平均氣溫年較差22℃~24.8℃,最大日較差36.8℃(1969年4月鎮坪)。垂直地域性氣候明顯,氣溫的地理分布差異大。川道丘陵區一般為15~16℃,秦巴中高山區為12~13℃。生長期年平均290天,無霜期年平均253天,最長達280天,最短為2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10小時,年總輻射10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0天(一般為2月10日~次年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94天,最多達145天(1974年),最少為68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安康總面積23534.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總面積380094公頃,常用耕地面積191478公頃,林地1658496公頃,森林覆蓋率56.5%,荒山荒地91691公頃,水域面積39861公頃。
安康市探明和發現的礦產資源有65種,有探明儲量的礦產32種,其中在陜西和中國位居前列的礦產有 金礦、 汞礦、 毒重石、瓦板巖、 重晶石、銻礦、鋅礦、天然珍稀礦泉水等。 除此以外,安康市水泥用灰巖探明28處,儲量24407萬噸;金紅石發現兩處,探明儲量75萬噸;硫鐵礦探明5處,其中平利鳳凰尖硫鐵礦儲量3348萬噸,伴生鈷4141噸;鈦磁鐵礦探明多處,儲量約4億噸;滑石、雄黃、鉬礦、玻璃用石英、飾面大理巖、綠松石、石煤等礦產均有探明儲量。
安康市地標 (17張) 建國后,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安康市人口增長較快。
到1960年安康市人口增長到186.66萬人,凈增人口39.91萬人;到1970年安康市人口增長到225.73萬人,十年間凈增人口39.07萬人;到1980年安康人口增長到259.93萬人,十年凈增人口34.2萬人;到1990年底安康人口增長到284.34萬人,十年凈增人口24.41萬人。從1949年到1990年的41年間,安康凈增人口137.59萬人,年增長率為2.29%。
據《安康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安康市常住人口為2629906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665668人相比,十年共減少35762人,下降1.34%,年平均下降0.13%。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常住人口266.1萬人,較2016年增加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5.89萬人,占47.3%;鄉村人口140.21萬人,占52.7%。全年人口出生率10.10‰,死亡率7.18‰,自然增長率2.92‰。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全市戶籍人口305.02萬人,比2016年末增加0.59萬人。其中:男性163.00萬人,女性142.02萬人。
安康市是少數民族雜居區。全市有23個民族。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為264.20萬人,出生率為9.96‰,自增率為2.72‰??側丝谝詽h族為主, 漢族占總人口的99%,少數民族有 回族、 滿族、 蒙古族、 土家族、 壯族、 苗族、 藏族、 彝族、 布依族、 朝鮮族、 侗族、 白族、 黎族、 畬族、 東鄉族、 納西族、 錫伯族、 京族、 普米族、 俄羅斯族、 土族、 僳僳族等22個,人口約2.84萬余人(2007年),占全市總人口約0.9%,居陜西省第二位。在22個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約2.75萬人,滿族300余人,蒙古族200余人,其他少數民族一般在百余人左右,有的人數很少,甚至僅有幾人。少數民族在全市10個縣區均有分布。其中漢濱區約1.4萬人,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60%,寧陜、紫陽、旬陽少數民族較多,均占10%左右。有少數民族聚居鄉1個(占居民人口總數30%以上),即寧陜縣 江口回族鄉;街道辦事處1個,即漢濱區老城辦事處。
安康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信教群眾近10萬人,是全省宗教工作重點地區之一。史料記載,唐代傳入佛教,宋代盛行道教,元代傳入伊斯蘭教,清朝光緒年間傳入天主教、基督教。
佛教
佛教南北朝時期傳入安康,主要的佛教寺院有:萬春寺、雙溪寺、天圣寺、新羅寺、白云寺、龍興寺、金堂寺、普渡庵等;安康佛教文化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始建于初唐的安康佛教四大叢林新羅寺、萬春寺、天圣寺、雙溪寺在佛教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陜南佛教禪宗著名的寺院。
道教
安康是中國道教主要發祥地之一?,F存的主要道場有:擂鼓臺的真武殿、安康城的東藥王殿、西藥王殿、香溪洞的玉皇殿等。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元朝初期與回族穆斯林遷居安康同步傳入安康,在穆斯林群眾聚居區有元、明、清建筑風格清真寺十多座,主要有:安康城內清真寺、靜寧南寺、清真北寺、清真東寺、清真西寺、清真中寺、清真興文寺、旬陽蜀河清真寺等。
天主教:天主教于清光緒十六年傳入安康,安康城內較有名的教堂是安康金銀巷的天主教堂。
基督教:基督教于光緒二十四年傳入安康,主要有安康城區西關的福音堂。
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 | 郭青 |
市委副書記、市長 | 趙俊民 |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郭青 |
市政協主席 | 陳勇 |
信息來自于 安康市政府網 |
2017年,安康市生產總值(GDP)974.66億元,比2016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62億元,比2016年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529.69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340.34億元,比2016年增長7.7%。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0.7:54.3:34.9。人均生產總值36662元,比2016年增長10.3%。
2017年,安康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66.4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58.1%,比2016年提高2.6個百分點。
2017年,安康市糧食播種面積26.75萬公頃,比2016年下降0.5%。其中:夏糧11.80萬公頃,增長0.4%;秋糧14.95萬公頃,下降1.1%。油料面積7.43萬公頃,蔬菜面積7.81萬公頃。2017年全年糧食產量87.63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夏糧31.82萬噸,秋糧55.81萬噸。全年谷物產量58.15萬噸,其中,稻谷產量20.30萬噸,小麥產量12.63萬噸,玉米產量25.11萬噸。
2017年,安康市全年生豬出欄309.44萬頭,比2016年下降0.3%;牛出欄8.43萬頭,增長2.6%;羊出欄99.45萬頭,下降0.7%;家禽出欄1245.83萬只,增長1.5%。肉類總產量27.47萬噸,下降0.6%。禽蛋產量4.01萬噸,增長2.1%。全年水產品產量45130噸,下降2.1%。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40869噸,下降0.9%;捕撈水產品產量4261噸,下降12.5%。
2017年,安康市森林覆蓋率65%。全年造林綠化面積70.06萬畝,比2016年增長3.5%。森林蓄積量累計6500萬立方米,林地保有量2878萬畝,濕地總面積43.27萬畝。林業自然保護區3個,面積90.41萬畝,占國土面積2.6%。
2017年,安康市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414.25億元,比2016年增長1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85.46億元,比2016增長22.6%。六大支柱工業完成總產值1156.15億元,增長22.0%,其中:新型材料496.85億元,增長19.7%;富硒食品396.72億元,增長28.0%;裝備制造135.08億元,增長27.6%;生物醫藥62.70億元,增長3.8%;清潔能源47.54億元,增長16.8%;安康絲綢17.26億元,增長11.7%。
2017年,安康市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15.44億元,比2016年增長13.4%。136家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9.23億元,增長24.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7.52億元,增長55.6%。全年簽訂合同額328.12億元,增長31.6%。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20.91萬平方米,增長7.9%。
2017年,安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14億元,比2016年增長14.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189.37億元,增長15.9%。
按經營地分,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252.04億元,增長15.9%;鄉村市場45.10億元,增長6.6%。
按消費形態分,實現商品零售246.95億元,增長14.6%;實現餐飲收入50.19億元,增長13.1%。
全年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實現網上零售1.93億元,比上年增長12.7%。
2017年,安康城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其中商品零售價格比2016年上漲1.6%。
2017年,安康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0119萬元,比2016年增長48.8%。其中,出口28052萬元,增長52.1%;進口2066萬元,增長14.8%。
金融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311.7億元,比2017年初增加139.69億元,比2016年增長11.9%;各項貸款余額714.29億元,比2017年初增加79.8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9%。
證券和保險業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境內有證券機構6家,期末證券開戶數5.65萬戶,比2016年末增加0.24萬戶。證券市場交易量319.04億元,比2016年下降8.3%。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9家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30.05億元,比2016年增長25.0%。其中,壽險保費收入23.16億元,增長29.2%。產險保費收入6.89億元,增長12.9%。產險賠付3.31億元。壽險公司給付3.94億元(含滿期給付),賠款支出1.34億元,退保金支出4.02億元。
城建
1949年,安康城區是一個僅有4萬多人口,由東西大街、幾條石板路和散落于其中的市場和商戶,以及粗放、簡單的手工業作坊,外加城外的幾所學校,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的山區小城。經過了6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的建設與發展,安康已成為交通便捷,工貿發達,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市場繁榮的陜南重鎮。 2013年,安康中心城區(江北辦、高新區、老城辦、新城辦、張灘鎮前片、關廟鎮前片)人口約50萬人,其中建城區40平方公里,人口近43萬。
環保
2017年,安康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于二級以上天數316天,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41微克/立方米;全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安全良好,水質達標率100%,漢江出陜斷面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
2017年,安康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5%;氨氮排放量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與2016年持平。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茖W生6753人,其中本科3196人。2017年末在校學生22491人,其中本科10828人。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共有小學409所,在校生18.55萬人。普通中學192所(其中初中160所、高中32所),在校生14.63萬人(其中初中86004人、高中60272人)。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9%,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95%。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2所,招生7533人,2017年末在校學生1.82萬人。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共有幼兒園484所,在園幼兒(包括附設學前班)8.8萬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殘疾兒童311人。
2017年,安康市簽訂各類技術合同44項,合同成交總額1.04億元。其中,技術開發合同6項,成交金額2654萬元;技術服務合同38項,成交金額7746萬元。專利申請量787件,其中發明專利172件,實用新型專利342件,外觀設計專利273件;專利授權量541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8件,實用新型專利251件,外觀設計專利282件。
2017年,安康市完成強制檢驗計量器具85588臺件,完成定量包裝40檢驗批次,完成食品、化工、建材等四大類產品質量檢驗1223批次,檢測纖維制品258批次,檢驗特種設備4230臺件、壓力管道5.9千米。共有11個產品獲得陜西省名牌產品稱號,9個產品獲得“安康市特色品牌產品”稱號。3家企業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獲得“紫陽富硒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使用權。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共有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0個,各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25個,特種設備檢驗機構1個,纖維檢驗機構1個;縣級質量技術檢測檢驗機構9個。
2016年,安康市“市、縣、鎮”三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免費開放,“藏一角”博物館、龍舟文化園、高新生態文化公園、香溪文化廣場、“一江兩岸”文體場所相繼建成使用。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共有圖書館11個,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0個,博物館10個。 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縣級廣播電視臺9座。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擁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1個,館藏1194個全宗,館藏資料13.05萬冊、館藏檔案50.07萬卷、66.24萬件。其中,市檔案館館藏資料1.44萬冊,館藏檔案8.86萬卷、10.63萬件。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2981個,其中醫院48家(含民營醫院),社區服務中心(站)16家,衛生院168家,村衛生室2364家。共有床位15254張,其中醫院病床10358張,衛生院病床4388張。共有衛生人員2242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7575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5023人,注冊護士6886人。
2017年,安康市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240.07萬人,參合率達99.6%。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22所縣級公立醫院進行綜合改革。
2017年,安康市共組織開展各級各類群體競賽活動80次,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965名,落實6個鄉鎮農民健身工程,86個陜南移民搬遷安置點項目,1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項目,3個足球場項目,到位資金3758萬元。啟動江北體育公園項目和漢江全民健身長廊工程項目,到位資金2710萬元。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體育彩票銷售網點達283個,全年銷售3.49億元,比2016年增長14.8%。
美國派克威爾市 | 北京市石景山區 | 江蘇省常州市 |
陜西省榆林市 | 陜西省西安市 |
安康已形成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4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2011年客運總量7899萬人,貨運總量6272萬噸。 陽安鐵路( 陽安鐵路二線)、 襄渝鐵路( 襄渝二線)、西康鐵路( 西康鐵路二線)、 安張常鐵路( 安張衡鐵路)、 渝西高速鐵路(規劃中)過境。西康高速、 銀百高速公路(安康到嵐皋縣高速段)、 十天高速、 包茂高速公路、安北高速公路(安康到 北海高速規劃中)、 安平高速公路(鎮坪縣高速規劃中)、 城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中國包柳鐵路和滬漢蓉大通道的十字中心。
安康火車站位于安康市城區江北,是鐵道部劃定的路網區域性一等客運樞紐站,也是西安鐵路分局重要的編組站,是陜南地區最大的客運火車站。以安康站為核心的安康鐵路樞紐處在包(頭)柳(州)通道與滬漢蓉大通道的交會處,銜接襄渝、西康、陽安三條鐵路干線,是連接我國西北、華北、華中與西南地區的重要樞紐。
襄渝、陽安、西康3條電氣化鐵路過境安康,其中 襄渝鐵路( 襄陽— 重慶)在境內長262公里,為雙軌電氣化鐵路,設 白河縣、 旬陽縣、安康市、 紫陽縣站,與 漢丹鐵路、 焦柳鐵路兩線銜接,與陽安、 寶成鐵路相通,成渝、川黔兩線相連,是聯絡中國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
陽安鐵路( 陽平關—安康)境內長100公里,為單軌電氣化鐵路,設石泉、漢陰、安康車站,是橫貫陜南,連接寶成、襄渝、西康鐵路干線的聯絡線。其復線工程已于2014年開工,2017年貫通。
西康鐵路(西安—安康)境內268公里,目前為單軌電氣化鐵路,復線工程已于2009年開工,2013年底建成通車;境內設有 小河鎮站、 旬陽北站,是隴海、襄渝兩大干線的一條聯絡線,也是華北、西北地區進渝入川和連接大西南的新通道。西康鐵路是中國橋隧比例最高的鐵路,其中著名的秦嶺隧道全長18.5千米,位居中國第三。西康鐵路運輸設計為年貨運量9000萬噸,日行旅客列車20對、運行時速約85公里。
包茂高速公路( 包頭— 茂名)、 十天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過境,其中包茂高速公路境內長143.87公里,雙向四車道,有小河、茨溝、潭壩、五里、流水、蒿坪、紫陽、毛壩等出口,向北通往西安、延安、榆林、鄂爾多斯、包頭等地,向南通往萬源、達州、重慶、桂林、梧州、茂名等地。
十天高速公路(十堰—天水)境內長221公里,雙向四車道,有白河、茅坪、雙河、呂河、神河、茅坪、旬陽、安康、蒲溪、澗池、漢陰、池河、石泉等出口,向東通往十堰、武漢,向西通往天水、蘭州。
國道316、國道210過境,其中 316國道(漢白公路)境內長286公里,雙向兩車道,是溝通西南、西北和中南在區的重要道路。 210國道( 西萬公路)在境內191公里,雙向兩車道,是一條穿越 秦巴山區,連接陜川渝的要道。
省道S310紫漁公路境內長77公里,是連接安康,出 漢中鎮巴的通道;S207安嵐公路原長92公里,幾經改線,現長83公里,是嵐皋同縣外聯系的公路;平鎮公路原長123公里,經過改造現長108公里,是鎮坪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安白公路全長193公里。由安旬路(57.2公里)和旬白路(135.91公里)連接而成,是陜南通往湖北重要道路;旬(陽)鎮(安)公路全長110公里,境內長73公里,是旬陽通往西安的捷徑;兩(河)佛(坪)公路,全長54.4公里,境內長10.4公里,是石泉通往漢中佛坪的道路。
截至2016年末,安康市公路總里程19448公里,100%鄉鎮通油路,100%建制村通公路,9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有10個二級客運站,30%以上的鄉鎮有等級客運站,10%的建制村有??奎c。
2017年,安康市公路貨運量4208萬噸,比2016年增長10.3%;貨物周轉量17.30億噸公里,比2016年增長10.8%??瓦\量3727萬人,比2016年增長1.3%;旅客周轉量22.48億人公里,比2016年增長2.5%。
安康境內原有內河航道9條,總長約560公里,其中漢江為二級航道,最大通航能力為30~60噸級船舶;隨著漢江水電站的梯級開發,上世紀80年代后,航道縮減,僅能區間通航。近年實施的水運建設和航道整治工程,使漢江通航能力提高,已恢復和新建港口碼頭11處,在建港口碼頭4處,2011年客運量282萬人,客運周轉量5490萬人·公里,貨運量166萬噸,貨運周轉量5785萬噸·公里。
安康機場始建于1938年,1949年擴建一次,1960年重修并組建民航安康站,1964年正式開通安康—西安航線。1986年因適航機型淘汰停航。1993年機場擴建為現有規模,1995年機場復航。西康鐵路通車后,2001年7月因航空客源不足,機場被迫再度停航。2004年底,安康機場完成公司化改制,由陜西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出資70%,安康市人民政府出資30%,共同組建了安康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并于2006年4月29日再次復航。
新建中的安康機場在安康市五里鎮,距市中心西北15.5公里。機場于2013年1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立項,7月通過國家發改委評審。性質為國內支線機場,可降落空客和波音系列客機,規劃中有5條航線,可分別直飛西安、北京、重慶、成都、武漢、廣州等中大城市。
新機場概算總投資23.45億元,按4C級機場規劃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1條長2600米、寬45米的跑道,新建5500平方米的航站樓、6個機位的站坪、4800平方米的停車場、2210平方米的綜合樓、1150平方米的輔助綜合業務用房,新建1座塔臺,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等設施和機場快速干道。
安康機場預計2018年竣工,2020年達到旅客吞吐量3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750噸/年。安康機場是財政部第二批PPP合作示范項目,也是國內機場建設領域首個PPP示范項目。
漢水,又稱漢江,是漢文 安康田園風光 (12張) 化的直接發祥地。地處漢水中游的安康,居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處,特殊的地域賦予了安康極具個性的奇麗文化的同時,又使這塊文化更富多元性和包容性。漢水(安康)文化從發蒙階段就和華夏文明同步發展?!皳煌磷魅恕钡娜祟愂甲媾畫z,四五千年前就為今安康市平利縣留下了有關赫赫功績的傳說。千秋傳頌的帝舜,在安康更是有著直接的遺跡傳說。深厚的漢水文化孕育出了諸多文化巨人,如 錫光、 懷讓、 王戎、 沈尹默、瘳謙伍等。
漢劇
安康是漢劇的重要發祥地,漢劇對中華戲曲和地域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據考證,安康漢劇二黃是漢劇皮黃腔系的根本源頭,漢劇盡管在各地傳承發展中有所創新,但其最主要的聲腔基礎仍以安康漢劇二黃為主。漢劇是漢水文化的重要標志。漢水文化融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于一體,既有以紫陽、旬陽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漢劇、道情為標志的戲曲。漢水、漢劇、漢文化是安康地域文化的重要標志。 漢調二黃和 紫陽民歌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陰油菜花節
每年3月下旬,在安康漢陰會舉辦“漢陰油菜花節”。此時陜南漢陰早已是花的海洋,境內月河川道齊齊盛開的數十萬畝油菜花,與遠山近嶺的桃花、李花及山野花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美麗動人的春的畫面。漢陰從2006年起開始舉辦油菜花節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于2007年被中國產業年會評定為“中國十大花卉節慶”。
安康龍舟節
每年五月份,各地都在為端午節舉辦各式活動,在安康也是一樣。這個時期,安康會舉辦龍舟節,并且融合民間的多項傳統,增設“民歌大賽”“搶鴨子”等項目,整個城市節日氣氛濃厚,熱鬧非凡。
蒸面
蒸面是安康風味小吃一絕,它和“羊肉泡”已成為當地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游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以面粉為主料,添加少許食鹽用水和成面漿,將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鐵制或鋁制圓蒸面鑼里,放入在大口鐵鍋水里蒸,數分鐘后,一圓型、清黃、柔軟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澆上醬油、醋、蒜泥、芝麻醬、油潑辣子即可食用。
早在建國初期,安康的蒸面就以鼓樓街西面的“麻素?!?、大北街的“劉銀娃”聞名。他們蒸的面軟硬適度,佐料講究,味道獨特。特別是“麻素?!弊杂心シ?,自提細籮白面,生意很紅火。在經歷幾十年變化后,安康又重新涌現出一批受人歡迎,味道可口的上等蒸面。如安康市東關的“馬家”、城關南馬道的“翁家四弟兄”、西關的“蘭家”、新城北門口“焦家”及培新街“譚記”等。
八大件
安康“八大件”是安康飲食風俗最正宗的代表,是安康酒席桌上一種菜肴組合的名稱。在安康,“八大件”被用來招待非常尊貴的客人,或者家中有大喜事,主人才認真地備上“八大件”與親朋分享并酬謝鄉親,只有過大年的時候是個例外,安康的家家戶戶招待客人一律上“八大件”。在安康,吃“八大件”講究極大。
“八大件”菜品中分為涼菜和熱菜兩大類,涼菜亦為下酒菜,上席正中必須放葉青的菠菜,左右兩邊分別為鹵豬耳朵和醬香牛肉,左邊正中為熗菜,右邊正中為鹵魔芋,下邊正中一定是蓮藕,一邊為白河變蛋,一邊為酸辣雞胗。一定要按上青下白,四角為葷四邊為素菜的擺法。
安康素有“秦巴萬寶山”、“中藥材搖籃”和“天然生物基金庫”的美譽。周邊與 四川、 重慶、 湖北毗鄰, 漢江橫貫其中, 三峽,東承 湖北道教圣地 武當山及神龍架自然保護區,西鄰 漢中三國遺址,是連結國家規劃的“ 西安—— 三峽—— 張家界”綠色生態旅游長廊中的重要驛站,又是陜西綠色生態旅游的品牌。安康是 秦巴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北亞熱帶季風地區的一部分,也是陜西省水、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這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歷史遺跡遍布全境,有古遺跡、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遺址650余處,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寺、上許家臺南宋古墓、廟、觀、堂集中于安康市區,折射著安康燦爛的文化底蘊。
安康市已查明景區32處, 安康市旅游資源 (22張) 景點78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千家坪國家森林公園、天華山 國家森林公園、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多處( 擂鼓臺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天華山自然保護區、化龍山自然保護區和平河梁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8個(安康水電站等),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現已開發的景區景點29處。
其他名勝有:漢江、中華太極城、瀛湖、 香溪洞、 天柱山、巴山秋池、子午棧道、 龍王山、旬陽縣博物館、文峰塔、呂河千里荷塘等。
級別 | 名稱 | ||
---|---|---|---|
4A級 | 南宮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地質公園) | 燕翔洞風景名勝區 | 瀛湖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 |
鳳堰古梯田風景名勝區 | 中壩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 筒車灣景區(3A) | |
3A級 | 嵐河漂流風景名勝區 | 千層河風景名勝區 | 旬陽紅軍紀念館景區 (國家級紅色旅游景區) |
千家坪風景名勝區 | 平利龍頭旅游村景名勝區 | 香溪洞風景名勝區 | |
其他 | 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 | 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 | 華龍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
安瀾公園 | 濱江公園 | 興安公園 | |
旬陽太極城 | 雙龍溶洞群巴山秋池 | 呂河千里荷塘 | |
寧陜國際狩獵場 | 寧陜名勝白帝神洞 | 奇山秀水上壩河 | |
觀音河水庫 | 三沈紀念館 | 大木壩森林公園 | |
龍寨溝奇石景區 | 兩合崖圣景 | 注:參考資料 |
南宮山 :位于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東部,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經營面積7648公頃。由二郎坪、金頂、火山石、高山櫟和蓮花寨五大景區組成。公園以高僧弘一大師真身、古生代火山多次噴發的流跡、第四紀冰川遺跡和原始次生森林聞名遐邇。南宮山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6),山上始建道觀,至清代逐漸演變成佛教勝地。
安康是 中國最大的富硒區,且硒純凈、無不良礦物質伴生, 富硒食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中 紫陽富硒茶、 平利絞股藍、 嵐皋魔芋、 白河木瓜被國家質監總局實施原產地域保護(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安康三寶
安康果林:桐油、蠶絲和冬桃。
安康礦產:金紅石、沙金、重晶石。
漢陰:沙金、特大首烏、桑蠶繭。
石泉:桐油、蠶絲、栲膠。
寧陜:朱鹮、金絲猴、大熊貓。
嵐皋:杜仲、藤器和生漆。
紫陽:金錢橘、巴山板石、富硒茶。
平利:茶葉、牛王漆、八仙黨參。
鎮坪:麝香、黃連、 珙桐樹。
旬陽:桐油、赤岸牛、汞礦貴州。
白河老三寶:構樹、皮紙、龍須草。
白河新三寶:桐油、綠松石、白玉蘭。
安康絲綢
蠶桑生產是安康傳統經營項目,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2005年,全市桑園面積71.4萬畝,占全國的6.3%;全年發種42.89萬張,產繭量1580萬公斤,占全國的0.3%;全市現有蠶種場3家,市蠶研所、蠶技站等二個事業單位也在制種,年生產蠶種能力50~60萬張,居中國之首,85%的蠶種來源于當地;在90年代,安康有多家絲綢企業,但隨著改革大潮的到來,許多絲綢企業因生產技術落后,經營不善,或制度等限制紛紛陷入經營困境。安康巴山絲絹、石泉天成絲業、平利眾鑫繭絲化工三家,都是在原繅絲廠基礎上改制成立的民營企業,隨著消費者對絲綢產品的喜愛,絲綢消費市場容量增大,經過大潮洗禮后的安康絲綢產業必將有更大的發展。
安康茶葉:
安康位于陜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嶺,南倚巴山,漢江由西向東橫貫其中,非常適宜于茶樹的生長,是全國重點茶區之一。
安康茶樹栽培歷史悠久,歷史上安康茶葉統稱“陜青茶”,長期占居西北茶葉消費市場。2010年,安康市茶園面積達到43萬畝,茶葉產量達到8800噸,實現產值近10億元。富硒是陜西安康茶的最大特色,安康是全國兩個富硒地區之一。安康市八縣一區產茶,紫陽、平利、漢濱、嵐皋、漢陰、石泉六縣區為茶葉的主產縣區。全市有106個鄉鎮、812個行政村、11萬農戶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活動,有初精制加工廠320余家,先后開發研制出13種名茶,分別獲得國際國內20多項質量大獎,紫陽、平利縣先后獲得“中國名茶之鄉”殊榮和原產地保護認證。
安康冬桃,主產于距安康市50余公里、海拔520米的 茨溝鄉構家
壩?,F有桃樹兩萬株,總產1萬公斤以上。它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核肉不連,表面微紅色,很耐貯存,傲霜斗雪成熟,雪花飄飄吃鮮桃,并具有其它水果所沒有的冰糖味。同時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實為稀世寶,素有 仙桃之美稱。
寧陜豆腐干,色澤呈淡黃色或赤褐色,質地細膩,有筋絲和彈性,晶體發亮,帶油潤,氣醇郁,咸度適宜,營養豐富,清香可口,有健脾胃、增食欲的功效。一般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油炸,是酒宴上的佳品。
白河木瓜 ,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木瓜又稱香木瓜,萬壽果,是該縣的鄉土品種,種植歷史悠久。白河縣是中國最大光皮木瓜生產基地之一。白河光皮木瓜色澤金黃、氣味芳香,該縣利用木瓜生產的木瓜酒、果醋也是該縣具有競爭力的優特產品,市場反映良好。
中國十大宜居小城 | 中國十大白領宜居城市 | 中國十大節慶城市 |
中國新聞傳播十強市 |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 |
中國精彩城市 | 2012陜西年度旅游休閑城市 | 陜西最美綠色園林城市 |
陜西省衛生城市 | 陜西省園林城市 | 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 |
國家衛生城市 |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國家森林城市 (2017年10月10日獲批) |